地球是平的Part 2 ---- 我們的下一代該往哪裡去?
有鑒於大嬸每日走路上班/學,每天上下學的路途中,總是會有看不完的小孩,為啥到這邊還在看別人家的孩子啊?歐~MG,不蠻大家,這孩子在廣場上玩小玩具車的樣子,萌到實在太療癒,大嬸我真的忍不住拿起相機拍了一張,除了萌度之外,我還注意到的是:這孩子玩的還是實體能碰觸到的玩具喔!
威尼斯的各大小廣場上(當地小孩幾乎沒人會去聖馬可廣場啦!遊客真的太多了),在天氣不錯的時候,你會看到爸媽們帶著孩子去自家附近的廣場、河堤邊玩樂,旁邊的餐廳和小吃店,多半都認識父母親,父母親可能站在附近跟鄰居朋友邊聊天,邊看著孩子玩耍。威尼斯是個很有趣的地方,因為觀光財的緣故,威尼斯人的出生率高於其他的都市,但是依舊有人膝下無子養著毛小孩的。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,就是這邊的混血兒特別多。
光是我居住的朱德卡Giudecca,島上靠近水上巴士站附近,一位英國籍的畫家在此已經住超過三十五年,聽說也只會簡單的義大利文溝通買東西而已。或許這是高度旅遊都市的便利性,讓許多人錯以為住在這兒不需要講當地人的語言。這其實是種腦補的想法,就像很多外籍人士到台灣之後,覺得不說中文也OK。不過老實說,目前我見到的狀態,不管東西方其實都正在經歷巨大的轉變期,嘴中使用的語言,就是我觀察的一種面向。
我身邊在台灣的朋友,有CCR關係的,比十年前多上許多。最大的差異性,就是以往比較容易見到女生說對方的語言,而目前卻有許多外籍人士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跟自己的伴侶對話。另外有趣的一點,就是基隆路上能見到固定面孔的老外真的變多了,這表示外語的市場在台北地區已經飽和,這些求職工作者,才會到基隆來找工作。
當然這也是冰山一角,許多身邊有外語能力的,有在對岸的、有在西語系國家中工作的。約莫二十多年前台灣的大學校園,僅有英文,除相關外語科系之外,一般大學生不會有學習第二外文的想法。當時最興盛的第二外語選擇是日文,當然和電視上的日劇有關。那時候的「東京愛情故事」上演的時候,宿舍的交誼廳上上下下爆滿的狀況,真的可以真目前的世足比啊😅。時光輾轉,目前台灣正夯的外語,就是歐爸的語言。這種文化強勢的現象,其實不只在台灣,世界各地大同小異。不只亞洲的父母親,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雙語;歐洲西方社會的父母親,如果口袋有能力,早就訓練自己的孩子除了歐語之外,能說中文進行溝通。我在威尼斯就遇過能說流利中文、日文的在地人。威嗎?其實背後的因素,都是為了求生存而已。
拜馬可。波羅和每年大量的觀光客之賜,許多威尼斯人對於東方的美幻泡泡較其他西方都市人少很多,老爺說自己的父親早年二戰後由軍隊退下來之後,因為會流利的說六國語言(義、英、法、德、西、阿拉伯),被當地的飯店爭相搶著當櫃檯,二後結束當時流行的外語是法文(所以我家老爺可以講流利法文,但是聽說他的拉丁文也很不錯),之後是美語、再來是日文,最近是流行學中文。我所知道巴黎很多餐廳的侍者可以說著流利的中文,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巴黎人一直存有對東方文化熱忱,二來是因為這幾年中國大陸可怕的消費力,讓巴黎人願意學中文啊。
語言學習和異地求職這兩件事,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點。我身邊有許多人拼命的把小孩送到對岸大學就讀,對岸口袋深的家長則是拼命的想把小孩送到西方國家唸書。東方人到西方求職,西方人到東方世界找工作。前者是訓練外語能力之外並且了解不同文化環境,後者是以自身雙語言、文化的優勢條件,可以當作是兩個世界的溝通橋樑。這兩種都是為了求生存啊!
你覺得很熟悉嗎?結果大家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,這樣不又是另外一種紅海市場?我得承認,很多目前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東西,我們自己其實都不確定若干年後,是否實用、適用。但是學習過程中的態度,才是學校學習的重點。態度是種習慣,養成隨便的習慣之後,畢業出社會之後,你還能要求這孩子由每天寬鬆歡樂,進入到每天嚴謹的狀態嗎?
當地球東西南北,因為交通便利和網路,讓兩地距離、語言隔閡差異性越來越小的時候,身為父母親和教育者,我們到底可以給下一代哪些建議?事實上也考驗著父母親和教育者本身的世界觀、和對這世界地球村的相互連結度而定。舉例說,在我二十年多前,我無法想像我會跟跨六七小時差地區的臭老頭在一起、居然還學起義大利文啊~~ 我越來越能夠了解家長那種對孩子未來渺渺的失落感和徬徨感,這世界運轉的速度太快,往年每十年才有大變化,時間縮短成五年之後,後來縮成了三年、兩年。這就是平的效應,一切運轉的太快,你無法精準地推敲出多少時間之後的世界,會是何種樣貌。
不過也不要太悲觀,我們要給孩子的基本還是一樣的:認真嚴謹的工作、休假好好玩樂的態度。不管世界如何變,總是可以找到基本的對應方式💜語言可以多學,不會的語言也不需要太恐慌,真心想溝通自然會想出彼此溝通的辦法。我們常說:『兒孫自有兒孫福』,我們不如先計畫自己年老的生活要如何安頓吧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