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useppe Carli 和 Paolo Brandolisio 如父子般的師徒情誼


        上篇說到Forcola搖槳窟+Remi 搖槳是鳳尾船重要的載具,其實一艘鳳尾船的跨工藝合作,絕對不只這兩樣而已(當然還包括超帥氣的搖槳擺渡船夫),改天再來慢慢講古。
       其實因為個人私心的關係,打算來好好講一下這位有趣的工藝職人。到底是因為啥私心咧~各位請慢慢往下看。
        在採訪(根本就是在胡扯閒聊)過程中,不專業的我,跪請老爺幫我將五大問題,翻譯成義大文,方便Paolo容易理解我的問題再回應我。 這位表情嚴肅的工藝大師,很認真地用英文盡量回答我各種GGYY的問題。有這種好機會,我當然要直搗核心幫各位眼冒愛心泡泡的女性朋友們詢問:『他是否單身?』
        咳咳,這不是重點拉~(不然啥才是重點!!)採訪前我先去做了點功課,了解當初拜師的過程,真的是令人感動。原來Paolo在16歲的時候,在舅舅家中的小小空間中,以Giuseppe的搖槳窟版型,在沒有任何正確的工具之下,土法煉鋼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隻的搖槳窟之後,以崇敬的心情,將自己的第一個搖槳窟帶到Giuseppe的工作室中,請大師過目一番。當時候Giuseppe年事已高,早有準備收山的打算,幾年前收兩位協助的學徒,早就獨立門戶出去囉。在1983年,正式收Paolo為門徒傳授所有的技巧。
       Paolo回憶說,當時候自己年紀很輕,不過才十六歲,這位當時享譽國際的工藝大師,願意將自己的人生工藝經驗無私的傳授給自己,除了有感自己女兒無法繼承這種粗工活之外;因此用心傳授給Paolo有著亦師益友的情感,像是父親般對他的嚴厲與溫暖並重的相處,更讓Paolo對於這位大師無私的傳授,油然升起使徒般神聖的使命感。大師在 1999年因病過世之前,Giuseppe家族早將家族在此兩代的工作室,直接轉手交給了Paolo繼續工作。Paolo說到這,還是難掩心中的激動,說當時年紀不過才二十出頭,就有自己的工作室有多麼的幸運之外,對於大師無私的傳授,他覺得自己跟威尼斯的歷史軌跡連結成了一體。也因此,目前的工作室大部分空間仍維持老師在世之前的佈局,並沒有做出太大的變動。除了增加兩台電動設備之外,這座小小的工作室一切如舊。彷如時光在此凍結一般。
        這張Paolo和師父的合照,靜靜的躺在角落邊,Paolo不時會用手將照片上的木屑灰塵拭去,可見這張照片對於他的重要性。

       伴隨Paolo工作的,只有收音機放送著流行樂,偶爾Paolo會隨著電台的音樂唱著、吹著口哨。除了使用鋸鏈機會將門口的鏈條拉起之外,工作室的門口並不關閉,隨時都有好奇的遊客進來觀看這座時光暫停的工作室。

是,他是個浪漫的人,而且充滿了熱情。為啥咧?請耐心聽大嬸下回繼續說書囉~

留言

熱門文章